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

季節交替小心異位性皮膚炎發作


進入秋季,由於日夜溫差變大,有過敏體質的人最近應該會發現皮膚又開始搔癢了.


其實有氣喘或鼻過敏的人常伴有異位性及膚炎,帶有過敏體質的嬰兒甚至一出生即有症狀出現。
二歲以下的幼兒,通常在頭皮、臉、頸部有紅疹、水泡或結痂,到二~三歲時,症狀可能減輕或消失,如果沒有消失,皮膚炎會隨著年齡的增長,移至軀幹及四肢關節曲內側,等小朋友更大之後,四肢關節彎曲內側就成為主要病位。


為什麼異位性皮膚炎老是反反覆覆發作呢?
有過敏體質的人常因溫差變化、情緒、食物、接觸過敏原或藥物等原因,使病情加劇。
當皮膚發癢難忍,不斷去騷抓,皮膚留下抓痕,久而久之,皮膚會變厚,並且苔蘚化,變更癢更難治。


中醫如何看待異位性皮膚炎?
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由正氣不足,濕邪引起。
急性、亞急性濕疹常是兼熱邪、風邪相合所致,可泛發全身。重者濕熱變成濕毒,皮疹紅腫,滲出不止。

慢性濕疹多因病久傷血,以致血虛生風生燥,或由於脾胃虛弱,水濕失去運化而由寒濕所致。

所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,大多依「溼疹」方向治療 .等到病情稍穩定,則以改善體質為主要原則,症狀控制為輔助。


假如患有異位性皮膚炎該如何照護?
•注意溫差變化
–汗水黏膩加劇,保持涼爽及溫度適宜。
•勿使皮膚刺激
–穿棉質衣服,勿用毛、尼龍衣服。
•注意飲食
–熟食不生食,禁巧克力、花生、貝殼類、芒果、香菇。觀察食後加劇發癢之食物,暫時不要吃。
•不要洗太熱的水
–以防洗掉保護皮膚的油質、角質。
•生活上
–保暖避寒為原則
–避免過敏原的接觸(貓、狗、鳥、兔、鼠...)
–保持旺盛的體力、樂觀的心情
–做規律與漸進的運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